網路行銷前先要學會的6個耐心

作者/邱明憲   獨立產業e化顧問及網路行銷顧問

 根據資策會最新的預估,2009年台灣網路購物市場規模將達新台幣3116億,所以台灣目前幾乎是人人口中說網路,面對網路購物的市場大餅,各平台各業者無不搶破頭的要去爭取,而各地網路購物平台的招商也不斷的在台灣頭尾發生著。
有一次在網路行銷會議中,客戶提出了一個疑問,「為什麼我該作的都作了,該花的都花了,卻還沒有看見成效呢?」

 可是有網站了,上平台了,錢也花了,事情也作了,為什麼還沒有賺錢呢?
這就是許多業者在踏入網路購物之後遇到最大的迷思-「沒有耐心」。而所謂的耐心並不是等待,而是將許多細節處理好、關注好的耐心。


以下是我建議要進入網路購物市場所需要具備的6個耐心


1.
要有做好網站的耐心
在搜尋引擎隨便搜尋一些關鍵字,然後點開前10名的網站,可以發現,真正有耐心做好一個網站的公司真的為數不算多,而大部分的網站又通常只是公司老闆看了順眼就好,也不在意網站動線,不在意網站呈現的內容,只要完成了就好
在這種情形下,花再多的廣告預算,也如同把錢投入枯井中,別說是彈上來的水花,甚至連回音都聽不見所以耐心的做好網站是第一個要具備的條件。


2.


3.
要有寫好文案的耐心
拉開許多購物網站,同一類型的商品,除了規格、使用方式之外,幾乎沒有多些不同的文案,可是文案的力量卻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意願之一一個好吃的布丁,應該要寫好布丁的口感、適合搭配的食材、甚至是材料、卡路里等等,能夠提供詳細的文案,吸引人的文案,也會讓商品本身得到很大的加分。當然,絕對不可以欺騙消費者,而是要將商品本身的特質,用最詳細,最有吸引力的方式來撰寫,而不是用千篇一律的規格寫法來剪下貼上,耐心的寫好一篇文案,可以將消費者無法碰觸到的東西,也能夠深植人心。


4.要有測試廣告的耐心
有些業者,花了錢買了廣告,發現沒有足夠的效益,然後就認定了網路廣告無效,或是直接否定了某些廣告。其實本來就不是每種廣告都適合每一種產業,而廣告效益的評估,也應該要有精細的數據廣告的交互使用與廣告效益的評估,需要每天觀察、每一個細節去找出原因,並分析投入回收的數據,才能夠找出最佳的廣告模式。在花錢買廣告的同時,也要耐心的測試廣告,自然可以得到最高的效益。


5.
要有找出問題的耐心
在行銷開始的過程中,有時候會發現效益不如預期中的高,這時候不能夠完全認定行銷效果不好。網路行銷是由許多小的環節所組合貣來的,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失誤,就會造成行銷效益的影響,而這時候要返回來找尋問題的根源,如果是因為行銷頁面本身有些問題,往往只需要小小的修正,就可以大大的提高行銷的效益。
只不過,在找尋問題的過程中,需要許多數據的分析,需要一些測試的過程,需要一些消費者的回饋,這些都需要耐心的去蒐集與尋找,才,才,才能夠找到真正的問題
即使是一個很小的問題,也要耐心的找出來,才能避免不斷的錯誤判斷行銷效益。


6.
要有等待的耐心
不是每一種行銷活動都是具有即時性的效果,有時候只是一個試吃活動,也許許多人試吃完了不會馬上給予什麼評價,但是一旦有人問了相關問題,也許才會有人出來回答,這個過程不見得是即時的,有時候可以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,但等帶出來的效果可能會更好。去年我為台南的一些傳統店家執行部落格行銷,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,可是今年我去跟他們見面時,每個商家告訴我在這一年之間以快速的效應在成長